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1090号提案的答复

2025年08月20日

民盟河南省委会:

  收到贵委《关于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提案》后,我厅高度重视,按照厅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及时会同省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防救援总队研究办理提案指出的问题和相关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密切协作、快速反应,实现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增强防范化解区域性局部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风险能力,持续推动全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立足抢大险、救大灾物资保障需要,不断提升应急抢险救援救助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一)应急物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救灾物资方面: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以来,先后制定印发《河南省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分级储备指导目录》《河南省省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不断推动救灾物资保障工作规范化建设。2024年11月,为适应新任务需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省编办沟通协商,对局内设处室进行调整,增设物资储备和应急管理处,厘清内部应急物资和储备管理等相关工作分工,提升应急救灾物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按照应急物资储备统计报告制度和管理职责,定期向省应急管理厅、财政厅等部门通报省级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等情况。防汛抗旱物资方面:2023年5月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修订印发《防汛物资储备品种及配备标准参考清单(2023版)》,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科学合理配备物资装备,为防汛抢险救援提供应急保障。森林防灭火物资方面:2022年12月修订发布《河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对物资保障、物资调用进行了明确,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明确省市县三级统筹现有资源建设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乡镇建设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站点。2023年,制定完善全省森林火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市县乡物资储备品种参考目录,指导各级储备森林防灭火物资。202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省市县级建立健全相互衔接的全链条保障机制,加大通信指挥装备、机动装备储备保障力度。交通运输方面:省交通运输厅会同气象、公安等部门印发《河南省恶劣天气公路联防联动机制》《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省市县三级应急联动机制(试行)》《河南省高速公路应急物资储备指导意见》等文件,强化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多部门联勤联战、联合会商研判,确保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研究决策、第一时间调度指挥,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做到优势互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形成上下街接,左右协同的应急指挥机制。消防救援方面:根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相关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综合性装备评估,制定《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省总队、支(大)队的储备标准,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并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一区域一方案”,确保战勤保障体系全面建设。

  (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形成。救灾物资方面:全省各级通过现有库、改扩建等方式已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现有物资储备库223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2个、县级200个。隶属应急管理部门管理的146个、发展改革部门管理的33个、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管理的37个、消防救援和人民武装等部门管理的7个。全省储备救灾物资共413.87万件(套),物资折价6.24亿元,其中省级128.81万件(套)、折价1.64亿元,市级94.64万件(套)、折价1.92亿元,县级113.36万件(套)、折价1.33亿元。防汛抗旱物资方面:全省共储备防汛抗旱物资28.99亿元,其中防汛抢险物资26.28亿元,抗旱物资2.7亿元。省本级共储备防汛抗旱物资5.1亿元,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共储备防汛抗旱物资23.89亿元,其中郑州、洛阳、平顶山、鹤壁、商丘、信阳等六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共储备防汛抗旱物资9.34亿元。森林防灭火物资方面:全省各级共储备个人防护、扑火机具、化学灭火、消防车辆、通讯等五大类森林防灭火物资装备17.8万件(套),其中省本级1.2万件(套),市、县两级共16.6万件(套)。应急救援装备储备方面:省级配备特种车辆、水害救援、应急通信、航空救援等四类装备4.6万台套,市、县两级配备15万台套。高速公路应急物资方面:全省共建成养护物资储备点 188个,储备了包含多功能除雪装备、撒布机、无人机、抽水机、发电机等2144台(套)应急设备和融雪剂、防滑料等6万余吨物质物资。消防救援装备方面:近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累计投入11.87亿元,储备了包括水域、山岳、地震、石化、个人防护、生活保障等6大类共138种装备物资,共计45万余件套,同时还配备了战勤保障车辆108台和灭火药剂1107吨。

  (三)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更加合理。应急抢险救灾物资方面:省级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积极对接国家对豫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布局,建立协同配合、保障有力、覆盖全省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以郑州为中心,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保障基地(中心)预置省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同时还在开封、新乡、许昌、信阳、驻马店6个市8个物资库存放省级救灾物资,基本实现物资储备布局全覆盖。防汛抗旱物资方面:目前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遵循“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散配置、就近调用”的原则,省级防汛抗旱物资分别储备在省水利厅、应急管理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机场集团公司、河南黄河河务局、南水北调中线河南分公司、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各市县根据本级防汛抗旱任务和预案要求,分级储备相应的防汛抗旱物资,其中郑州、洛阳、平顶山、鹤壁、商丘、信阳等六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也储备有防汛抗旱物资。消防救援装备方面: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聚焦“全灾种、大应急”灭火救援实战需要,结合我省灾害事故特点,紧盯装备建设短板弱项,立足“围绕中心、聚焦实战、服务基层、保障打赢”的装备发展主线,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推进装备转型升级,省总队在全省东、西、南、北四个区域采取“市征省建”的方式建设开封、洛阳、驻马店、安阳4个省级消防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日常运维由属地支队代管,总队负责储备库的业务指导及装备物资计划储备、调运补充等工作,建成了辐射周边、保障全省、兼顾跨域作战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四)应急物资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救灾物资方面,督促指导各级应用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目前省市县三级应急救灾物资已全部录入平台管理,实现省市县三级应急救灾物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为应对重特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救援救助提供物资保障基础。消防救援装备方面,已完成搭建物资储备信息平台,建设物资储备信息物联网数据库,推行以二维码和电子射频标签为主的物联网标签,实现对装备器材从验收、领用、出入库、审批、定期盘点、报修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记录留痕。

  (五)应急物资多元化保障不断健全。为构建多元化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省应急管理厅对不易存放和保质期短的食品、饮用水,与白象、三全、思念食品和矿泉水生产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保障紧急供应和快速运送,与京东、中物流河南有限公司签订了保供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提升应急物资应急保障和快速调运能力,为全省建立健全政社协同保障机制提供了指引。

  二、下一步推进我省应急物资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一)持续完善应急物资体制机制。按照2025年应急物资保障重点工作,以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办公室牵头组织制定印发《河南省省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应急保障方案》,起草的方案正在征求省直相关单位和各地市意见,拟于年底前正式印发。同时拟于“十五五”期间与周边友邻省份沟通协商,建立完善《河南省跨省域应急救灾物资协同保障方案》。

  (二)加快推进各级物资储备库建设。一是加快省级储备库项目建设。目前省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库1期项目建设,占地43194.72㎡(折合64.79亩),总建筑面积24540㎡,仓容19600㎡,总投资1.65亿元,建成后有库房、综合楼、应急救灾物资智能调度室和仓储管理系统等。同时积极谋划储备库二期项目,推进完成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争取列入我省“十五五”规划。二是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物资库(点)建设。到2025年年底市县两级至少建成一个与本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和应急保障需求相匹配的物资储备库,实现全省县级物资储备库覆盖率达到100%;到2030年底,灾害多发易发的重点乡镇(街道),实现乡镇级储备库(点)全覆盖。三是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库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督促指导各级引入现代仓储技术和设备,为储备库配备必要的应急通信装备、物流终端设备、电动叉车、液压拖车等实用型装备,提升物资装卸和管理效率。

  (三)不断强化应急物资实物储备水平。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财政厅,制定省级救灾物资补充采购计划,推动省级救灾物资到2025年年底达到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二级应急响应标准。指导各级按照国家防减救灾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我省印发的《实施意见》,推动全省中风险及以上地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所需物资,并留有一定冗余。

  (四)努力提升应急物资紧急调运能力。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调拨体系和调拨规程,在河南省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方案中明确各部门调拨权限与流程,建立公路、铁路、航空等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调运运输优先通行、快速运抵。同时在“断路、断电、断网、”极端情况下,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提高应急投送能力,保障接到调拨指令后,省级首批应急物资县级6小时、市级8小时、省级10小时内运抵灾区。

  (五)持续推动应急物资信息化建设。省级正积极研究适用我省应急物资储备数字化管理的编码体系,2027年健全完善全省使用应急物资统一标识,实现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数字化转型,2029年全省省、市、县三级应急和救灾物资供、储、运等信息纳入全省一体化的管理平台智能系统,提升精准高效配送能力。

  您的提案对于加快我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应急物资物资保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结合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全面提升我省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5年6月23日